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研究文章

余世磊:名垂天下 根在家乡

时间:2017-02-28    来源:赵朴初研究会 


位于太湖县的赵朴初文化公园


赵朴初家乡太湖县


赵朴初太高祖——状元赵文楷



 赵朴初与母亲(前右)等合影

  

    赵朴初先生生长于皖江之畔,其九十三年的一生,心怀天下,情系苍生,上下求索,奋斗不息,涉猎众多领域,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世界和平做出了丰功伟绩。他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,党的亲密朋友,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,伟大的和平使者,他还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诗人、作家、书法家、大慈善家,生前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、民进中央名誉主席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等重要职务。

 

    文魁天下,根在故园。不可否认,皖江秀美的山川风物和深厚的人文底蕴,对赵朴初传奇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 

祖上溯源

 

    安徽省太湖县赵姓出自宋皇室后裔。据《赵氏宗谱》记载,后周显德年间(954-960),左骁骑卫上将军赵弘殷娶妻杜氏,生有五子。长子赵廷俊和五子赵匡赞早年夭折,次子赵匡胤后黄袍加身成为宋太祖,三子赵匡义后继宋太祖之位,四子赵匡美,又名光美、廷美,封魏王。太湖赵姓一脉即为魏王所传,魏王被太湖赵姓敬尊为五世祖。1992年,赵朴初游河南开封,曾作诗,诗中自述:

 

忆江南·开封

 

论家世,我亦汴梁人。万国中天明月句,万言书上半山文[一]。到此倍情亲。

 

    作者自注:[一]宋太祖微时咏月,有“未离海底千山暗,才到天中万国明”之句。北宋文章,王安石堪为代表。

 

    南宋“靖康之乱”后,为避金人杀戮,魏王的后裔赵续之兄弟七人奉母张氏南渡。南宋高宗绍兴元年(1131),赵续之任徽州绩溪县酒祝,后改任江西南昌进贤县,也便将家迁到江西,故太湖赵姓在家谱称“江西进贤流溪赵”。南宋理宗淳佑末年,因天灾,赵续之的曾孙赵章甫举家从江西瓦屑坝迁居安徽省太湖县,为太湖赵姓迁太湖一世祖。

 

    赵朴初家族这一支,是赵水源的曾孙赵雄一之后。大约在元朝中叶,赵雄一从太湖县前铺河(司空山一带)迁居玉望村,故赵朴初家族尊赵雄一为太湖始祖。玉望村地处大别山腹地,这里群山环绕,小桥流水,飞鸟往来,风景非常优美,被认为是风水宝地。赵雄一卒于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),葬玉望村骆驼卸宝山。后代耕读传家,在此繁衍开来。

 

    七世祖赵彦逵,字鸿渐,为赵朴初家族读书人之始,考取贡生,曾任直隶顺德府经历。赵彦逵为人善良,家中有一些田亩,让族人佃种,却从来不主动向他们要租。其妻陈夫人信佛,好善乐施,村里儿童戏捕蜻蜓,陈夫人就拿出钱,买来这些蜻蜓放生,并嘱咐不再捕捉。

 

    八世祖赵璧,字连城,号廷聘,少年就很聪颖而有才学,在太学读书时,深得大司成所器重。万历戊午年间,其名字曾登上贤书,后来当了高邮州学正,教学生很有名声。提拔当了江西乐平县令,碰上一个饥荒年,老百姓交不起赋税,他就捐出自己的俸钱,使很多老百姓得以生存下来。又调浙江庆元县令,在任九年,名声越来越大,去任时,当地人立祠祀之。再升山西建宁府同知,打击盗贼,清理财务,做了不少有益地方的事。晚年辞官还乡,诗酒自乐,享年82岁。其事迹在《郡志·宦迹传》有记载。

 

    九世祖赵之琦,字嗣重。父亲赵璧在外面做官,之琦小时候留在家中,侍奉祖母,非常孝顺。后来随父亲到浙江任上,帮助父亲处理日常事务,得到的都是极好的评价。中年时,读书于桐城龙眠山中,每日闭户不出,十分刻苦。当时,正值明末,起义军风起云涌。赵之琦在南京买下一套宅子,迎离任的父亲同住,这年太湖县城被张献忠义军攻陷,义军杀人无数,赵之琦家得免于难。清朝建立,赵之琦回到太湖,84岁而终,生有4个儿子,皆有文名。其事迹在《郡志·孝友传》有载。

 

    十世祖赵士杰,字迈恒,赵之琦之四子。生性俭约,也喜欢接济穷苦人。考取贡生,候选训导,不想为官,优游四方。

 

    十一世祖赵象贤,字崇义,号一泉,赵士杰之三子。父亲去世时,赵象贤才十几岁,就开始管理家务。24岁补云南和曲州录事参军,和曲州地处蛮荒之地,很难管理,却被赵象贤治理得井井有条,在当地很有清廉的名声。后吏部调他任四川汉州录事,他勤勉于事,不遗余力地救济贫苦的人,当地人敬之如父母。四川素称天府之国,许多穷人都跑到那儿去,遭途中风雨造成疾病死亡者卧满路边。赵象贤捐出自已的俸钱,造了一处宇舍,称之为“栖流所”,凡流民中患病者都可进入该所得到诊治,冬天给棉衣,夏天给扇簟,死者给棺木安葬,病愈者酌给路费送其回家,使许多人得以安身立命。赵象贤把这些功劳让给州牧,州牧得以升迁。告老还乡时,赵象贤两袖清风,身无分文,而处之泰然。赵象贤经常对其孙子赵文楷说:“古人言,一命之士,苛存心于爱物于人,必有所济。吾之济人多矣,若辈其有兴者乎?”后来的事情,果然如他所说。同治《太湖县志·宦迹》有传。

 

    十二世祖赵学浩,字配两,号恪亭,赵象贤之长子。弱冠之年,补邑弟子员,就开始有了文名,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。赵学浩读书十分刻苦,酷暑隆冬不辍,夜漏三更,还能听到他的读书声。写文章,拿起笔来一挥而就,但是多次乡试都榜上无名。著有《制艺》百篇,《西蜀游草》二卷,今已不存。赵学浩中年时,家境日下,父亲在四川做官,赵学浩到四川去服侍父亲。父亲要他回去,他走在回来的路上,想到父亲年迈无人照顾,又转身踏上了归途。中间往返万余里,经新滩,越剑阁,他没有一点为难的情绪。父亲作为廉吏,不能顾及家人,赵学浩生活十分清苦,靠替人教书谋生,去世时年仅47岁。同治《太湖县志·儒林》有传。

 

    十三世祖赵文楷,继承赵氏家族良好家风,勤学苦读,考中状元,又以钦差身份出使琉球国,以清廉之声享誉海内外。后代子孙繁衍,翰林、进士、举人不断,气运极盛,成为皖江地区乃至海内外一个很有影响的大家族。

 

四代翰林

 

    清光绪年间,浙江绍兴人平步青著有《霞外攟屑》一书,内有《词林嘉话》一卷,写到四代翰林,海内有十多家,其中就有安徽太湖赵家。而像太湖赵朴初家族这样四代直系的,就很少见了。

 

    十三世祖赵文楷,赵学浩之子,为“四代翰林”之始,他是赵朴初的太高祖。

 

    赵文楷,字逸书,号介山,乾隆二十五年(1760)生。幼小的赵文楷聪明过人,刚刚学说话的时候,邻居送来一张请柬,上有“相公”二字,父亲教他认这两个字,后来凡遇到这两个字,他立即就能认出来。6岁作《咏百舌鸟》:“桃花红未了,百舌闹春晓,能作百般声,枝头压众鸟。”7岁作《咏荷花》:“一叶复一叶,千枝更万枝。昨宵沾雨露,开遍凤凰池。”

 

    赵文楷13岁就考中秀才,在县内已颇有名气。为了求取功名,赵文楷在家境十分贫寒的情况下,更加发愤读书。乾隆五十三年(1788),赵文楷取得江南乡试第二名的好成绩。然而人生并非一帆风顺,会试屡考不中。为稻梁谋,他不得不离开家乡,周游于安庆、繁昌、宣城,甚至远到江西、福建,为人家做“幕事”,一边代人写文案,一边继续准备考试。

 

    嘉庆皇帝即位,嘉庆元年(1796)特开恩科,赵文楷第四次来到京城应考,以较好的成绩通过了会试。后进入殿试,面对嘉庆帝的策问,赵文楷对答如流,深得嘉庆帝的赞许。太和殿宣榜,一甲一名为赵文楷,二名为汪守和,三名为帅承瀛。求贤若渴的嘉庆皇帝龙颜大悦,还特别御笔赋诗赐开科状元,对赵文楷寄予厚望:

 

赐赵文楷

丙辰吁俊典依前,教养菁莪六十年。

寿宇作人昭化洽,金阶选士听胪传。

榜悬龙虎彤墀直,云护旌旗紫轪连。

文楷嘉名期雅正,为霖渴望副求贤。

 

    赵文楷中状元后,授翰林院修撰、实录馆纂修、文渊阁校理等重要文职。当时奸臣和珅曾以名利诱之,据杨钟羲《雪樵诗话》记载:“介山通籍时,和相欲使为弟子,适广东学政出,曰,一甲三人谁来吾门,即以此与之。介山及汪巽泉(守和)、帅仙洲(承瀛)皆不往”,由此也可见赵文楷的性格。赵文楷中状元后,所做最大的一件事,就是担任赴琉球(今日本冲绳县)中山国的册封使臣。

 

    琉球位于中国大陆东方(台湾岛的东北方)、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,为一群岛。自明洪武十六年(1383)起,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,正式确立君臣关系。满人入主中原后,中琉册封关系继续保持,贸易和文化交流更加扩大了。

 

    乾隆五十九年(1794),琉球王尚穆去世,世孙尚温遣使渡海,请求循照旧例,差选天使袭封王爵。嘉庆四年(1799)八月,嘉庆帝“怀柔远人,念非博学、能文章、识大体者不能称其选”,最后选定赵文楷任朝廷正使,赐其上卿鳞蟒服、白玉带,前往册封,并选李鼎元为副使。嘉庆五年(1800)五月,赵文楷使团从福州上船,在海上经历了巨涛骇浪,终于抵达琉球。国王尚温率官员及百姓涌向那霸港,迎接赵文楷使团。七月二十四日,举行了册封大礼。

 

    在历朝的册封使中,赵文楷是对下属约束最严格、自身最清廉的一位。按照惯例,册封随员可以携带一些货物前往琉球贸易,琉球是个贫穷岛国,“尽买则财不足,不买又恐得罪”,造成不好的影响。赵文楷对携带货物严格控制,两艘封舟货价不及四万,较以前的册封使所带减少三分之二。400人的使团开支庞大,赵文楷要求琉球官员“一切供应宜从减”,还取消了七次宴会。随从武官陈瑞芳不幸染病去世,因琉球不产树木,赵文楷为不给琉球增加负担,令下属以船桅改制棺材安葬。按规定,琉球要送若干黄金答谢正副使,都被赵文楷谢绝。

 

    同时,赵文楷还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。他和副使李鼎元等人文才、书法都非常好,在琉球期间,他们应主人之请,或为某一景点题名、题联,或为某人书写条幅、题扇等。赵文楷约有20多件手迹和其他文物留在今日本冲绳县,至今被有关部门作为珍宝精心保存。赵文楷、李鼎元还在琉球掀起了一阵中国诗歌热,册封礼前后,有些空闲时间,赵文楷和李鼎元喜游,走遍了琉球的许多地方,陶醉于美丽的山水之中。他们与国王、贵卿王族以及同僚之间,相互唱和。他们毫无天国使臣的架子,走进许多百姓家,感受百姓们的日常生活,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,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。

 

    半年之后,赵文楷决定启程回国。临行,国王尚温率百官行三跪九叩之礼,并由通事宣读了一篇感激致词。尚温还派人制作了十二帧红缎寿序和寿联,贺赵文楷母亲大寿,寿联曰:“四海乐无为之化;万方瞻有道之光。”十七岁的王妃向凤仪赠送了亲手绘制的十二幅花卉虫鸟画册。赵文楷盛情难却,只得收下。这一年,琉球风调雨顺,农作物获得大丰收,琉球人以为是托大清皇恩,是这位廉洁的册封使带来的好年成。他们还为赵文楷立生祠纪念,祠名清惠(后毁于太平洋战争中),这在琉球国是从未有过的,声望远远超过任何一届册封使。

 

    赵文楷回国途中,遇到海盗、风暴,登岸后,又闻母丧,悲恸不已,这些给赵文楷身心以极大的摧残。嘉庆帝对赵文楷琉球之行十分满意,为了让赵文楷能挑起更重的担子,欲对他“试以吏事”,嘉庆九年(1804)下诏任赵文楷为山西雁平兵备道。为报效皇恩,赵文楷到任后,兢兢业业,事必躬亲。然而,一场大病,由于边地缺药少医,使他不幸于嘉庆十三年(1808)英年早逝于任上,享年48岁。赵文楷生前清廉,去世后家徒四壁,是下属凑了些钱,才得以将其灵柩运回太湖老家,葬今太湖县北中镇华光村仙人打坐山,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赵文楷生子赵孟然、赵畯、赵畇,女赵惠贞。

 

    赵文楷一生著述甚丰,但其所写诗作却不爱惜,往往为朋友取去,或随写随弃。今尚存其诗集《石柏山房诗存》9卷,杂剧《菊花新梦稿》等。其诗师法唐贤,反映现实,有感而发,直抒胸臆,自然优美,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。其学生汤金钊在《赵介山先生诗集序》中写道:“其性豪,其气逸,其性真,其识论超,其魄力大,无猥琐龌龊之思,无雕琢锤炼之迹,浏漓浑脱,纯任自然,旷迈遒上,不落尘滓,往往有太白神致焉。”民初徐世昌《晚晴簃诗汇》中收赵文楷诗六首。

 

    赵文楷的一生是短暂的,但对后世的影响却很大。应该说,他是一个承先启后的人物:其一、赵文楷出使琉球国,树立了清廷的权威,为清廷争了光,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。其二、由赵文楷开创的太湖赵家家风,深深地影响了其后代,造就了后三代翰林及一批优秀人才。这种家风,突出表现在忠孝、勤学、自立、刚正、廉洁、乐施等几个方面。其三、赵文楷的出现,与桐城派大家名流相互呼应,有力地推动了太湖县乃至整个皖江地区文化的繁荣和进步。太湖县虽然文风昌盛,但在赵文楷之前,出名人物毕竟不多。赵文楷状元及第,如振臂一呼,极大地鼓舞了家乡学子,时隔不久出了状元李振钧,翰林、进士数十名,像李振钧家族出了进士十多人,现代著名诗人朱湘的父亲朱延熙和其兄朱延薰,双双考中进士等。赵文楷直抒胸臆、清新自然的诗歌,更是给长期沉缅于经学研究的皖江文坛,注入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清新之风。

 

    第二代翰林赵畇,字芸谱,号岵存,别号遂翁,为赵文楷的遗腹子。母亲王氏为赵文楷继室,山东聊城人。赵畇生于嘉庆十三年(1808),在寡母王氏的教导和督促下,28岁考取八旗官教习第7名,中顺天榜举人,34岁考中进士,选为翰林院庶吉士。在翰林院期间,赵畇除了四次任乡、会试考官外,还参加了编纂官修史书的事务,编写了《漕运史》、《宣宗皇帝实录》(稿本)等。由于工作勤奋,成绩突出,咸丰帝特旨简拔赵畇为上书房行走。值得一提的是,赵畇创议编辑《筹办夷务始末》,“欲取当时一切陈奏,悉行抄录,不遗一字,亦不更一字,汇成一本,名曰‘筹办夷务始末’,进呈乙览,以备检查。”由于此书的监修总裁官是咸丰帝的老师、协办大学士杜受田,后人多认为编撰此书是出于杜的建议,而忽略了赵畇的作用,这是有失公允的。

 

    太平军席卷东南,清军腐败无能,节节败退。咸丰三年(1853),太平军占领了南京,清廷实行坚壁清野政策,令被兵各省办团练。赴皖主事的是工部侍郎吕贤基,吕贤基向朝廷奏请袁甲三、赵畇、李鸿章为助手。于是,赵畇以广东知府衔,不久又升道员衔帮办团练。咸丰六年(1856)请调出任广东惠潮嘉道,到任后,赵畇首先就捐俸集资,修筑海阳县(今汕头市潮安县)潘刘堤的决口,得到地方官民的积极响应。第二年,堤建成,当地人欲更名赵公堤,被赵畇拒绝,仍用旧名。其次创办义仓,用以稳定谷价,救济饥荒,又率兵打击地痞恶霸,维持地方秩序。赵畇这些有益于地方的措施,在潮汕地方志里也可见记载。

 

    同治元年(1862),母亲王夫人病逝于长沙,赵畇心情十分悲痛,送母亲灵柩回太湖县玉望村与父亲赵文楷合葬,遂生隐退之意。同治三年(1864)十一月,厌倦了官场的赵畇辞官回到安庆,借李鸿章弟李蕴章房暂住。十二月,买怀宁杨汝谷天台里旧第建赵府,又称“世太史第”。晚年的赵畇“优游林下者十六年,闭户罕通外事,惟以读书临池自遣。”他对安徽的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,同治五年(1867),倡导修复在太平天国战争中毁灭的安庆府学宫,得到女婿李鸿章的帮助,这时李任两江总督,准拔盐釐二万缗,一缗为一千文的串钱,约合银一两。府学名额二十五名,每名捐五百两,府属六县照入学名数认交一万二千五百两,使学宫得以修复。后来主讲敬敷书院,奖掖后进,孜孜不倦。光绪三年(1877),赵畇病逝于安庆。赵畇生子赵继元、赵继佶、赵继椿,女赵继兰、赵继莲。

 

    赵畇著有《遂翁自订年谱》一卷、《遂园诗抄》六卷。其诗语言朴素,意象疏淡,古意盎然,说理诗颇富哲意,咏史中流露出深厚的史学功底。

 

    第三代翰林赵继元,字梓芳,号养斋,生于道光八年(1828),是赵畇的长子。22岁成为拔贡,32岁中举。太平天国战争爆发,赵继元奔走于战乱之中,儿子鲁儿死于途中,使他对这场战争感受特别深刻,写了很多反映战乱的诗词。同治七年(1868)考中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。同治十年(1871年),赵继元散馆考试因出韵列三等,未能留馆,出为知县。但他捐补了道员,于同治十二年(1873)分发江苏,先后供职于督署营务处、筹防局、两江军需总局。因为心高气傲,与兵部侍郎彭玉麟失和,被彭玉麟所参,朝廷给予他革职处分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,赵继元病逝于南京。赵继元生子赵曾重、赵曾裕、赵曾藩、赵曾荫,女赵喜官。

 

    赵继元著有《静观堂遗集》二卷,其中诗一卷、文一卷,诗文多记咸丰乱事,颇具史料价值。著名词人、词选家冯煦评论赵继元的诗:“前辈之诗,质而不野,丽而不纤。出入眉山、剑南间,而能自摅其性真之所蕴。”

 

    第四代翰林赵曾重,生于道光二十七年(1847),为赵继元长子,字伯远,号蘅甫。早年遭逢动乱,随家转徙南北。19岁入县学,24岁举优贡,同年又中江南乡试举人。光绪二年(1876),会试为贡士,因假未及殿试。光绪六年(1880)补殿试,被取为二甲进士,入选翰林院庶吉士,三年后散馆授编修。一生淡泊,不屑逢迎,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,退隐回到安庆,主讲敬敷书院。他热心地方各项事业,除躬身教育外,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还与地方乡绅共同禀请省政府修筑铁路。民国元年(1912),赵曾重病逝于安庆。赵子重生子9人、女12人。

 

    赵曾重著有《味琴山馆集》,今已不存。其诗境界高阔,调高响逸,显示出其深厚的功底。

 

多才慈亲

 

    赵继元次子赵曾裕,即赵朴初的祖父,字仲宽,生平不详。赵曾裕生了两个儿子赵恩长、赵恩彤。长子赵恩长,生平不详。

 

    赵曾裕次子赵恩彤,字炜如,即赵朴初的父亲,生于光绪十年(1884),就读于省高等学堂,曾受教于著名学者严复,以优异成绩毕业,被任命为湖北省候补知事,本来可以顺利地进入仕途,但面对纷纭的乱世,他无意做官,一直闲赋在家。

 

    赵炜如个子较高,戴一副近视眼镜,额头宽敞,慈目善目。天气冷时,喜欢带一顶瓜皮小帽。不善言语,生活马虎,不讲究穿着。无论冬夏,他喜欢端一把躺椅,坐在家门口的池塘边。夏日里,池塘里荷花开放,微风轻吹,荷香阵阵,他的脸上呈现出一副陶醉之状。他喜欢孩子,每见到有孩子经过,总要问问“你家住在什么地方?”“你是哪家的孩子?”之类的话。

 

    赵炜如在家办了一个经馆,收了一些具有初等文化程度的学生。由于赵炜如为人随和,学生们不怎么怕他。上课的时候,常有学生在课堂上作小动作,赵炜如也不大管。教书之余,则潜心诗、书、画。

 

    家中大小事务全交给妻子陈仲瑄承担。按寺前河的风俗,以孙辈相互称呼,赵炜如称陈仲瑄为“奶”,陈仲瑄称赵炜如为“爹”,表示相互敬重。有时候,赵炜如以乡绅身份参加社会活动,临出发前,陈仲瑄都要叮嘱一番,包括该讲些什么话。到了现场,赵炜如也总是按陈仲瑄说的去做。

 

    赵炜如作为一个乡绅,德高望重,与地方官员相交也厚。附近谁家出了什么大事,常常请赵炜如出来公断,协调处理。状元府附近有个姓邬的人家,家中父亲早逝,老娘养了三个儿子,大儿子抓了壮丁,小儿子年龄尚幼,现在二儿子也要抓壮丁。老娘无人照顾,身体又不好,二儿子万般无奈,找到赵炜如,希望他帮忙向政府说句话。那天,赵炜如也是坐在自家门口的池塘旁,听过那个二儿子的陈述后,非常同情他家的遭遇,让他去找某某官员,免除他家的壮丁。他说:“你就去说,是炜如让我来找的。”后来,那个二儿子照赵炜如说的去做,果然免除了抓壮丁。

 

    赵炜如文字功底十分深厚,擅诗词联,文风雄壮,境界高远。其大量的作品,散落于与亲友的信札中,未曾结集。柳亚子《南社记略》记载南社社员名单中有他的名字,其入南社应该是在晚年的事情。南社成立于1909年11月13日,是20世纪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,其中大部分为同盟会会员。社员以诗歌活动为主,借吟诗作文,鼓吹民主革命,提倡爱国主义。

 

    赵炜如书法笔力雄厚,端庄稳重,独树一帜,替人写过大量的中堂等。其绘画技艺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,尤善人物白描,画过许多佛像。可惜他的许多佳作几经政治运动的毁灭,所剩极少。

 

    赵炜如对儒、佛、道三家都有较深的造诣。1929年,赵炜如自绘一像,冠服皆作道貌,立志高洁。其时,在状元府担任塾师的蔡拱元先生还在此画上题写了一首诗,赠赵炜如先生:

 

题赵炜如兄画像诗

家住江南地,人为世外迁。

琴书忘俗虑,风月结因缘。

静里焚香坐,闲来枕石眠。

善刀藏大用,参透养生篇。

 

    赵朴初的母亲姓陈名慧,字仲瑄,生于光绪九年(1883),别号拜石。

 

    陈仲瑄个子中等,圆圆的脸,门牙略微向外飘,头发向后盘结成一个圆髻,俗称“饼子头”,赵朴初身型和脸相都像母亲。寺前河的人都敬称她为陈少奶奶。陈仲瑄受封建思想影响很深,家中虽是她管家,但她对长辈和丈夫很敬重,遇大事先问而后行。

 

    由于赵炜如不管家事,家政大权掌握在陈仲瑄手里。赵家田亩较多,每年能收些租,再加上祖上所遗的积余,家境还是比较殷实。家中大小事务,一律由她料理。她精明能干,说话稳重,自尊心强。有人向她借钱,基本都能借到,但必须讲究信用,讲什么时候还,什么时候就要还,没有钱还,可以向她说明,她一般都同意可以续借。她为人正直,遇有看不惯的事情,必然要说出来。对家人要求严厉,事情做得不好,常会遭到她的喝斥,家里人都有点怕她。

 

    陈仲瑄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,家中设有佛堂,供有佛像,除管理家中日常事务外,诵经拜佛是她每天都要做的事情。

 

    作为佛教徒的陈仲瑄,奉行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心地善良,很有同情心,非常可怜贫苦人,注重行善积德。1927年,寺前河发生水灾,洪水冲垮了桥梁,地方官员倡捐,陈仲瑄以赵炜如的名义,一次就捐出200大洋。家住寺前镇洪畈村、2003年去世的老人汪凡曾告诉笔者:他小时候一次到状元府去卖鱼,正逢状元府做粑吃,陈仲瑄买下了他的鱼,看他没有吃早饭,端粑给他吃,还让他带了几个粑回家孝敬父母。附近有人家无米吃,无衣穿,她知道了,总会送点米或孩子的旧衣给人家。在当地,陈仲瑄的人缘还是不错的。

 

    陈仲瑄受家庭的影响,有极高的文学修养,能作诗填词,写过不少诗词和剧本,基本都遗失了。中年曾作一剧本《冰玉影传奇》,被赵朴初的姐姐赵鸣初录藏,得以留下。1996年,赵鸣初子周以丰将这个剧本交舅舅赵朴初。赵朴初委托佛教文化研究所的同仁,将此剧本印了若干册,分赠亲朋故旧。

 

    赵炜如夫妇生了赵鸣初、赵默初、赵朴初、赵循初,赵曙初、赵敏初。赵朴初还有一个小妹妹,名赵荣绵,为同父异母兄妹。


Copyright @ 2015-2022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大菩文化
地址:太湖县政协办公楼 电话:0556-4160478 传真:0556-4185622 邮件:zpc4160478@163.com
皖ICP备09026452号-2